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查看: 89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认识负数(江苏省2008年小学数学优秀课评比活动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7 06:0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丹阳市实验小学 傅燕娟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意义相反的现象,比如说……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一、用正号和负号记录相反意义的量





1.师:像这样相反的现象,在我们学校也是随处可见的,比如说:(出示班级人数变化表)你们班本学期的人数和上学期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他班呢?指名说说。





有的班的人数……了,有的班的人数……了,人数增加和减少是一组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你觉得老师这样记录能把他们区分开来吗?那你有更好的方法进行记录吗?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





学生填表。





指名展示台上反馈,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你觉得哪一种是最具有数学味的?这样记录有什么好处?





是的,数学家们也喜欢采用这种既简洁又方便的方法来表示这样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加号和减号在这里应该读作正号和负号,现在你会读这些数吗?谁来试一试?师带大家读。那我们就一起用正号和负号重新记录一下好吗?





2.师:现在你会用正号和负号来记录其他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吗?(出示)





一辆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台时有12人上车,7人下车。





张阿姨二月份存入2900元,三月份取出1200元。





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0.05米,冬季水位下降0.04米。可以怎么记录?





二、教学例题





1.师:老师收集了几个城市同一天的最低气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城市图片和温度计)





放大温度计:这是什么?你会看温度计吗?怎么看?谁能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师借机说明℃和°F)





红色液柱显示:上海零上4℃
南京0℃
北京零下4℃





师:上海的气温是多少?南京呢?北京呢?那我们可以怎么记录这三个城市的气温呢?(板书)+4℃也可以省略正号写成4℃,(师板书)那么负号可以省略吗?为什么?





2.师:还有三个城市的气温,你也来试着记录一下好吗?





出示:香港19℃
哈尔滨-11℃
西宁-7℃





学生记录,展示台上反馈。





3.这一天南极的温度是—40℃,赤道的温度是40℃。





如果把我们的温度计分别拿到南极和赤道,会有什么反应呢?你能在温度计上画一画吗?





展示台上反馈。





4.出示例2:比海平面高8844米 ,通常称为海拔高度8844米,我们可以怎么记录?比海平面低155米呢?





师: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高于海平面3193米,可以怎么记录?世界最低最咸的湖——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呢?





某地的海拔高度是0米,你是怎么理解的?





5.练习一2





三、分类归纳





师总结:你们觉得这些数面熟吗?像……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它……(正数)是的,正数其实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数,那么这样的数呢?(都是负数),而负数是我们这节课刚认识的。(板书课题:认识负数)0呢?是什么数?师画出数轴。





负数是不是就只有这么几个呢?你能不能再举几个例子?说得完吗?那我们应该加上什么?(……)正数呢?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过负数?(浏览)





四、巩固练习





1.P3练一练1





2.练习一5(增加:我国成功发射的神州六号飞船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为100℃以上,而背阳面却低于-100℃,但通过隔热和控制,太空舱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17-25℃,非常适宜宇航员工作。)





读了这些数,你有什么感受?





3.练习一4





4.实验中学对初三男生进行了引体向上的测试,以能做7个为标准,超过的次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次数用负数表示,其中8名男生的成绩如下表:





2





-1





0





3





-2





-3





1





0





你知道他们分别做了几个引体向上吗?





5.某食品厂生产的120g袋装方便面外包装上印有“(120±5)g”的字样,小明购买一袋这样的方便面,称一下发现只有117g,请问厂家有没有欺骗行为?为什么?





五、总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06:38:34 | 只看该作者
这都是经典之作
3#
发表于 2008-11-7 10:39:10 | 只看该作者
版主辛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7 00:42 , Processed in 1.12504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