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查看: 230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年级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4 12:0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八年级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常州市新北区小河中学
董红方

教材定位:
本单元入选的课文是中外人士的精彩演讲,它与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样,为自由读写单元,既是“自由读写”课文,就要体现“自由①”两字,决不能像前面五个单元中的课文那样进行教学。但我认为“自由读写”也不等于“放羊式读写②”,教师应该发挥指导、引导作用,使学生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本单元的口语交际的训练,使学生能就适当的话题作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
学习科学家文学家的坚强意志、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
感受爱因斯坦、左拉、公刘、郭沫若等演讲者惊人的口才和他们各自不同的演讲风格。
3.
学习运用加批注、写心得、谈感受、做摘录等读书方法,自由进行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4.
学习写简短的演讲稿,力求具有针对性,做到观点正确、鲜明,充满激情,语言能吸引听众。
5.
举行演讲比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关于教法学法:
《悼念玛丽·居里》和《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都属于悼词,两篇文章都充满着炽烈的情感,能以情动人③。《悼》在内容上侧重于赞颂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指出她所具有的人格力量远胜于才智,在艺术特色上以文章短小精悍,结构严谨见长;《在》在内容上侧重于肯定莫泊桑的文学成就及他在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在艺术特色上以语言富有感染力见长。
1.
在学习这两篇课文时,可让学生课外阅读有关居里夫人和莫泊桑的材料④,也可从网上查找。教师可以把教学参考书中的“附录资料”印发给学生,供他们学习。
2.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两篇课文,或采取“我说你评”的方法进行演讲训练,使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演讲者饱含的感情,学习科学家、文学家的坚强意志和优秀品质。
3.采用比较法进行探究性阅读,让学生把这两篇课文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并探究其原因,并从中概括出悼词的基本特征:1总结死者的生平业绩及其社会意义、社会价值。2化悲痛为力量的积极的基调和内容。3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感情务求真挚感人,语言务求质朴动人。

《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这篇演讲巧借有关海姆佗市的一则民间故事,通过虚构和花衣吹笛人攀谈的情节,指出了联邦德国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表达了对海姆佗市市长及其同僚以及德国人民真诚的赞美之情。《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这篇演讲,讲述“年轻精神”的特征,鼓励年轻人培养“年轻精神”的品质,为未来的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两篇演讲文有一个共同点,即构思巧妙⑤,语言生动幽默⑥。在教学时,可把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采用写批注的方法自读这两篇课文。(“批”就是批语,包括对段落大意、主题思想或写作方法的归纳,对文中思想观点、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加以评析;“注”就是注释,包括对文中涉及的难字生词、风土人情、典章制度等进行解释。批语需对阅读材料的总体与局部有较深刻的理解才能进行,注释需查阅资料,翻阅工具书方能完成。)各人写好批注后,小组进行交流,写得好的可在全班进行交流。凡批注有创见的,教师要多加鼓励。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表达了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希望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的强烈渴望,诚恳的态度、恳切的言辞获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并使北京申奥获得了成功。国务院总理李岚清和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先生,一个以中国政府代表的身份发言,一个以资深职业人士的身份发言,发言庄重而诚恳,简洁而得体,与他们的身份相符合,也与听众对象、发言场合相符。在教学这两篇陈述发言时,可在这方面对学生多加以指导,可设想这样一个情境:如果请你作为一个中学生代表作陈述发言,你该说些什么。此外,可组织学生采用“写心得、谈感受”的方法进行自学。如有条件,还可组织学生观看北京申奥的现场实况,这样,学生在写心得、谈感受时,一定会真切感人。

关于诵读欣赏
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知人论诗”,为了深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者要向学生介绍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状况以及所写诗歌的时代背景。或者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有关资料。
(二)让学生通过诵读达到欣赏的目的。引导学生对照注释来理解诗歌的内容,教者为学生答疑解难,扫除障碍。在基本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三)让学生了解有关材料和诵读后,教者可就这两首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设计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讨论,加上教者的引导和归纳,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背诵这两首诗。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二两句的意思是说: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却很难给你一个确切的日期。夜深人该静之时,这巴山的秋雨却一阵紧似一阵,惹起人的万千乡愁。三、四两句的意思是说:由眼前之景遥想异日重逢,在不远的将来你我相逢,西窗剪烛重话巴山夜雨情景。
这首诗是诗人寄给妻子的复信。虽然归期难以约定,但诗人想像中的他日相逢,烛光下共话巴山夜雨的情景,定会给“问归期”的妻子以慰藉。


论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一、二两句是说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杜甫的诗篇,万人传诵,经久不衰,可现在读来,已觉得不新鲜了。三、四两句是说天地间每个时代都会出现有才华的诗人,在几百年间,他们各自领导诗坛,开一代诗风。
这首诗旨在于说明文学创作的时代性,而非贬低李杜诗篇的杰出成就。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

关于作文和口语交际
可以把本单元的作文与口语交际两者结合起来。先作文,后开展一次演讲比赛。作文是为演讲作好充分的书面准备,而演讲则是把作文声情并茂地展示出来。
关于作文(演讲稿)的选题:可以从本单元课文引出话题,也可以结合社会热点来写,更可以从身边的人和事,联系生活实际确定演讲内容,我倾向于第三点,一者在于学生比较熟悉,有话可说,二者学生容易表达真实感受。
关于作文的基本要求,可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写作短文《写简短的演讲稿》,
明确写作演讲稿在演讲内容和语言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内容方面:一是内容要有针对性,二是中心要明确,观点要鲜明。所谓针对性,主要指演讲者要了解听众,有的放矢。演讲不是空洞的说教,不能无病呻吟,演讲应该有明确的中心、鲜明的观点,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要让听众一听了然。如果中心不突出,主题模糊,就不能产生影响听众的力量。
语言方面,短文指出:“演讲的语言应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有感情。”演讲采用的口头表达的形式。演讲者要善于运用口语,让听众一听就明白。为了使演讲生动活泼,抓住听众,演讲者往往穿插运用人们比较熟悉的民间故事、成语典故,恰当地运用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作文后,在班里组织一次演讲会,让同学作评委,也可请有关老师来作评委,从内容、感情、语气、语调、演讲者的表情和手势等方面来评分,评选出最佳演讲稿和最佳演讲者。

①自由:自由查找资料阅读

自由朗读,每篇文章都可以让学生进行演讲训练

自由阅读课文,学习使用加批注,写心得,谈感受,做摘录等读书方法
在自由作文的基础上演讲。
②不等于放羊式:(1)学生查找资料有困难时,教师需提供有关资料。

(2)在学生学课文进行演讲训练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条件,如创设情境。
(3)在学生用加批注,写心得,谈感受,做摘录等读书方法。阅读文章时,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和督促。
(4)自由作文和在此基础上演讲时更需要教师加以指导和组织。
③以情动人:爱因斯坦与居里夫人都是伟大的物理学家,1935年11月23日,他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专程赶赴纽约,在居里夫人悼念会上发表了这篇讲演。他深切怀念与居里夫人长达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据说,爱因斯坦当念到悼词最后部分时,由于过分激动,他哽咽住了,呼吸不禁急促起来。在那一瞬间,他感到两个漂泊的灵魂(一个从波兰漂泊到法国,一个从德国漂泊到美国)水乳交融。爱因斯坦这篇悼词,是他内心真情的流露,朴实而不华丽,打动着千万读者的心。
左拉与莫泊桑是同时代的法国作家,两人交往甚密。莫泊桑英年早逝,当然使左拉无比悲痛。这篇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辞,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以其饱蘸炽烈的情感的特点,使听众在情感、认知上引发了强烈的共鸣,从而使演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④资料:
如果学生课前不阅读一些有关居里夫人和莫泊桑的材料,学生就不可能对他们有感性的认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就会存在困难。
如《悼念玛丽·居里》中有这样一句话“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教参上有这样一段材料:她出生在波兰,当时她的祖国正在沙皇俄国的铁蹄下呻吟。她后来在巴黎上大学生活也非常艰苦。她常常几天不做菜,只吃些涂奶油的面包和喝杯茶,难得吃一只鸡蛋,那算是奢侈的了。她患有严重的营养不良症和贫血症。后来居里突然被马车撞死,这给她的打击更为严重。祖国的不幸、家庭的不幸,使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
这段材料,体现出了社会的严酷使居里夫人的心情抑郁,但未提及社会的不平等,这也使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刚好我在4月18日的中国剪报上看到一篇玛里·居里的遭遇的文章,使我茅塞顿开。
玛丽·居里的遭遇

中外很多教科书都把“居里夫人”奋斗半生发现了“镭”的事迹作为励志教材,却很少披露这个“励志”偶像的一生曾因为同时代人们的陋俗和偏见,令她遭受了怎样不公正的歧视和毁灭性的打击。
她曾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法国著名的院校,却没有机会申请一个最普通的职位。她曾以第一流的努力,作出了福泽人世、卓越的贡献,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却没有机会进入法兰西科学院。甚至连她的实验室也归于她丈夫名下,她丈夫死后她要多方申请才能重新获得研究资格。
1903年,玛丽·居里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是大多数人知道的一个常识,不过却很少有人知道,在由4个当时有名的科学家联合提出的提名信中,连玛丽·居里的名字都没有提到。主要的功劳被归结于一个叫贝克勒尔的出身化学世家的贵族科学家,而皮埃尔·居里的作用在描述中被语焉不详地形容为这个贝克勒尔的“助手”。如果不是居里的坚持,以及事实存在的巨大力量,这个贝克勒尔根本不会允许玛丽·居里,一个女人的名字和他同列在一起。
事实是:玛丽·居里独立完成了镭的提纯以及对放射性物质的探索和结论,皮埃尔·居里更多的是和她的合作伙伴和助手。
贝克勒尔根本对这项工作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指导或者帮助,他只是依仗自己的身份与地位,作为居里夫人的引荐人,将他们带入了还为上流社会所把持的科学界大门。
事实是:玛丽·居里的名字,就像咱们中国无数学术著作一样,真正的作者,被置在最后一个。而这个贝克勒尔居然有脸在发言中说:“居里夫人的贡献是充当了皮埃尔·居里先生的好助手,这有理由让我们相信,上帝造出女人来,是配合男人的最好助手。”
幸而历史没有被蒙蔽。玛丽·居里不仅仅具备着物理和化学的卓越天才,而且具有一个天才大放光明所必须具有的坚忍意志。32年后,她因为提纯了金属镭与钋而第二次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一次,获奖名单上只有她一个人了。在演讲中,她简洁地澄清了第一次获奖中世界对她的不公:“关于镭和放射性的研究,完全是我一个人独立完成的。”——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她第一次提纯镭的四年漫长生涯中,皮埃尔·居里前两年多一直是在忙自己另外的课题,直到第三年,才介入了她的研究,帮她改进了些许测量仪器,而这一向是他的强项。
玛丽·居里一生都是个强悍和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她冷静地对自己的友人说:“在由男性制定规则的世界里,他们认为,女人的功用就是性和生育。”——她的女儿艾琳,后来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性。
我想,学生在课外阅读有关居里夫人材料可以使学生通过这些具体的材料对居里夫人有直观的认识,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⑤构思巧妙
《在》这篇演讲,不是悼词,而是借悼词的形式,借萧红这个女作家为人民解放事业献身的精神把年轻精神具体化,阐述“年轻精神”的特征。
第一段从“五分钟讲演”说起,郭沫若在这一段交代了演讲的时间,不多不少恰好“五分钟”;演讲的地点是在“滩头”;演讲的对象,是准备跳下海却,作“青春的畅泳”的一群年轻人,这样开头十分巧妙,就地取材,一下子抓住了听众的注意力。
⑥语言生动幽默
《在联邦》这篇演讲语言生动幽默,风趣动人,不断激起“鼓掌、欢呼、跺脚”。如“喂,伙计!自打我来到联邦德国,就听到人们在抱怨说是如今有不少德国青年,只顾个人轻松快活,不愿结婚成家,因此……”这句好似与人在打招呼,好似与人在亲切交谈,“喂,伙计!”这样的呼告,一下子把演讲与听众的距离拉近了。“就听到人们在抱怨”,“抱怨”是心中不满,数说别人的意思,本来是贬义词,这里却是贬词褒用,显得幽默,风趣动人。
《在萧红》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营造轻松的气氛,拉近讲演者与听从的心理距离。特别是文中“朋友,人们不是说沉默胜于雄辩吗?”中的“沉默胜于雄辩一语的移用,妙趣横生,引人发笑,从而对演讲者的五分钟讲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9-3-24 12:54:20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3-24 21:20:0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4#
发表于 2009-3-25 11:58:2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5#
发表于 2009-8-25 19:19:3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
6#
发表于 2014-7-28 08:12:0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 !!!
7#
发表于 2014-7-28 08:14:5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6 00:19 , Processed in 1.14176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