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 /岁寒一友
两个课例:
最近两次的口语交际课教学,让我对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又有了一定的体会。
课例1:“漫话三国英雄”
《三国演义》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如忠勇双全的关羽,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老奸巨猾的曹操……他们当中一定有你熟知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说说各自心目中印象深刻的英雄人物吧。
虽然对三国人物有些了解,但因其中英雄人物众多,对有些人物自己还不是很熟悉,我担心课上不能对学生的发言应对自如,比如正确点评、适当补充或者启发思考等。自我感觉底气不足,所以课前查阅了一些资料,做了一定准备。
课上,简短的导入之后,我让学生说出一位印象比较深刻的英雄人物,说说他的故事,说说对他的看法。学生对三国人物比较了解的,再加之是漫话,就是不拘形式地随意谈论,气氛宽松和谐,表现比较活跃。一学生首先介绍诸葛亮,讲起了《草船借箭》这个故事,随后又有学生讲起《空城计》这个故事(情节有所遗忘的,马上有同学举手补充)……几个故事一听,大家对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留下来深刻的印象。后又有学生评价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时我想起杜甫的诗《蜀相》,作了介绍: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在师与生、生与生的互动中,大家充分了解了诸葛亮这个人。后来学生又聊了关羽、张飞、曹操、周瑜等几人,不知不觉间就下课了。
课例二:漫话奇思妙想
面对未来,我们一定有许多大胆的猜测和奇妙的幻想。把你的奇思妙想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漫话奇思妙想一课,我让学生课前稍做准备。也许次话题学生比较感兴趣,课上学生兴致勃勃。首先发言的是张典,她谈了未来的衣服,有多种功能,会自动改变款式、颜色,满足现代人的爱美之心;能自动调温,冬暖夏凉;能充气,鼓起来后,人可以飞上天空……话题一打开,很多同学都来了兴趣,对未来的衣服又谈了很多奇思妙想。
前不久学了《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课,随后有同学聊起了未来的海底城市,随后又七嘴八舌,说了很多设想,尽管有些离奇,但孩子是充满幻想的,谁能断定未来又会是怎样的呢?
接着又有学生聊起飞向太空,飞向月球,为人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在大家兴致正浓、意犹未尽时,下课铃响了。
一点体会:
两个课例让我体会到,口语交际课比较容易发挥学生主体性,老师主要是做好一名组织者,就像一个电视栏目的主持人,只需组织他们交流,培养他们倾听,提醒他们补充,而后适当的过渡、点评。我感觉这样的课流畅自然,朴实无痕,润物无声。这样的课也是效果很好的课,因为要求是“漫话”,内容是“三国英雄”“奇思妙想”,学生都有说的愿望,说的冲动。学生听得也很认真,几乎没人分心,每说到一个英雄人物,提到一个奇思妙想,总有人举手补充。也许不是语文课上回答问题,不存在答得好坏,学生没有任何思想顾虑,都有表达、交流的欲望,而这正是上好口语交际课的前提。
三点要求:
1.尽力创设良好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表达、交流的欲望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言语活动,离开了这种特定的环境,言语交际活动就无法进行。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由此看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的交际情境是实施口语交际的一个重要策略。如果话题的内容与部分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一定的距离,而学生又缺乏应有的体验和感受,便无话可说。
2.注重实效演练,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习得交际的技能
口语交际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不能光靠老师的说教、灌输来完成。因此,老师应当尽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交际场景,让学生多参与,多实践,并在大量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我们要培养学生做到“几个学会”:
一是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没有“听”,也就谈不上“说”。听不清楚、听不明白别人的话,也就不可能与对方进行很好的交流。学会倾听别人的讲话,不仅是一种很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一种品德。学生这些习惯和品德的养成,都应成为我们口语交际课的目标和任务,我们应及时对学生进行这方面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二是要让学生学会表达。口语交际是一个双向、互动的交流过程。学生只学会了“听”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学会“说”,也就是“表达”。既然是表达,特别是高年级学生的表达,就有一个如何把握中心,如何有条理、得体、规范表达的问题。这些能力的获得,都要靠我们老师在口语交际的实践中给予精心的指导。
三是要让学生学会应对。口语交际要注重交际的互动性,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只有口语交际的双方都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互动是口语交际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我们日常的口语交际课,绝不能上成老师或个别好学生的"独角戏",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都能或多或少地与同学、与老师进行应答交流,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是要让学生学会一定的交际技巧。口语交际课,不单纯是一门知识、能力的传授课,同时还是一门技巧的训练课。学生仅仅会听、会说了还未必能使交际顺利地进行下去,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口语交际的训练中还要教给学生一定的交际技巧。比如,如何打破僵局,让对方乐意与你交流;如何运用态势语言,强化表达的效果;如何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机灵地应对对方,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等等。
3.充分利用评价激励的功能.进一步开发学生交际的潜能
小学生,处于学语言、学表达、学交际的启蒙阶段,由于受年龄、身心、知识、阅历等影响,更多地需要老师或他人的鼓励和指点,从而来调动他们学习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就成了口语交际课的第一要务。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好像到了一个“羞涩期”,他们不愿意讲话,有的更不愿意与人交流,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应当很好地利用口语交际课,激发学生想表达、愿交流的欲望。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应当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氛围里乐于表达、乐于交流。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才有积极性参与到口语交际的实践中,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增强了,就能释放出蕴藏着的巨大潜能,从而以更加高涨的热情投入到交际中来;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总之,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双向互动交流活动,它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锻炼才能内化为能力。因此,我们应当采取多种途径,创设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口语交际的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