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归属于自然数后 如何解读数的整除”的资料
“0走进自然数圈子后,我们该怎样引导学生解答与整除有关的数学问题?”“学生思考相关问题时,是否强调‘非0自然数’?” 国内外数学界对于0是不是自然数?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0是自然数,另一种认为0不是自然数。建国初,我国由于受国外一些国家的影响,当时的中小学教材一直规定自然数不包括0。可是,目前一些发达国家都规定0也是自然数(最先由法国发起)。为了国际交流的方便,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也随之规定自然数包括0。 2002年1月,我国的大、中、小学数学教材在修订中,规定0也是自然数,看来这个规定并不是新教材给我们带来的“稀客”,而是未来与世界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因此,我们更多的是去适应,而不是一味地去争论。我们和大家一样,在今天数学的工作中都要密切关注社会与世界的变化,不然我们都会掉队的哟。笔者建议:在小学阶段“数的整除”部分,仍然不考虑自然数0,因而在约数、倍数及与约数相关的数学概念中都不包括0。教材上的某些题目中“非0自然数”的语句时有时无,可能属于改版中的不完善,老师们自己把握好就行了;练习册及其它资料上的表述争论更大,主要是这些东西可能没及时与教材配套发行,这就要求老师们自己头脑应清醒,不要动不动就“书上就是这么说的”来反对真理,我们当数学教师的,要看到书背面的“东东”。 对学生的要求,知道自然数包括0,数学表述应完整。对标准语句要能进行判断,对于那些本来就模糊不清的表述,争论它本质上的对错没多大的意义。试想:一道本来对错均可的双关语,我们谁能“搞定”它的对错呢?所谓“真作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时真亦假!”
解读一:为什么要把0划归自然数?
一是社会的发展:为和国际接轨,与世界人类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二是0的功能:细想,生活中0本身有其重要的自然数属性,如气温上,0度结冰;刻度尺上,0是测量的起点;火箭发谢上,从10数到0点火;通讯电话,加0就通长途;古人打猎,空手而归,应记上0(记了0就表示人上过山,猎物没打到,责任在人;没记0,就可能是天下雨人没上山,责任在天,或者是记掉了,责任不明。) 三是现实的必须:0在现实生活中用得更多,钱取完了电脑要打出0,手机计时到晚上12:00要显0,新购的水表、电表、气表要显0,计算器开机、关机都先归0、过马路红灯、绿灯从40显到0……因此,0归入自然数的“家庭”,不是创新,是人心。
[ 本帖最后由 jsjfxx 于 2009-5-14 09:0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