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楼主: wei358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改革纲要(试行)精选30条、数学课准(修)第一学段、数学随笔和案例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8-7-17 22:41:17 | 只看该作者
天哪,语文数学实在是多啊,英语呢????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08:28:19 | 只看该作者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竞赛学科专业知识范围
一、掌握“课标”中规定的四大知识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在小学阶段的主要内容及教学要求即第一、第二学段的内容及具体要求。
二、会解答“课标教材”中涉及的各类问题包括思考题。能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知识点)整理相应的知识结构。
三、了解掌握一些重要的数学背景知识、数学文化等知识,尤其是教材中所涉及到的。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竞赛题型示例:(仅供参考)
一、        填空:(如)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基础性)、(普及型)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小学数学教学主要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4)考试水平是对各个知识点分项希姆德的考试要求层次的概括分类。它反映了《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对各知识点的教学要求。考试水平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应用)
(5)命题应遵循的原则有(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导向性原则)
(6)“数与代数”部分第一学段目标是: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 和常见的量) ;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7)、“空间与图形”部分第一学段目标是: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8)、“统计与概率”部分第一学段目标是: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9、所谓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就是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基于对学生需求的理解、对课程性质的分析,而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
10、合作学习的实质是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个组员不仅要自己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教师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小组奖励。
11、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四个维度。
12、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  、评价 的功能。
13、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 席地式、双翼式:半圆式、秧田式、小组合作式 等。
14、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反思 。
7、教学模式指的是 是广大教学工作者经过长期教学实践逐渐认识并总结出来的规范的实践方式  。
15、“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智力第二发展水平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潜在发展水平 。
16、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涉及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自我负责精神、意志力、对数学的价值意识、实事求是的态度等诸多方面。
17、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概念。它倡导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主的发展 。
18、教学设计的书写格式有多种,概括起来分为 文字式 、表格式、程序式    三大类。
19、教学方法是指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
20、练习法是指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
21、“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是指:  不呈现学习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实验、尝试、推测、思考,去发现和探索某些事物间的关系、规律。
22、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态度等,就称为起点行为或起点能力。      
23、谈话法是指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教材内容组织成若干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展讨论、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方法
二、简答:(如)
(1)数感的主要表现?
(2)符号感的主要表现?
(3)空间观念的主要表现?       
(4)统计观念的主要表现?
(5)应用意识的主要表现?       
(6)推理能力的主要表现?
(7)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8)小学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9)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
(10)空间与图形的主要内容?
(11)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
(12)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主要内容?
(13)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口算、笔算速度的要求?(课标56页)。
(17)、“数学思考”第一学段目标是什么?
能运用数学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19)“解决问题” 第一学段目标是什么?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20) “情感与态度”第一学段目标是什么?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数学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在他人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33#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08:29:06 | 只看该作者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考试题
2007.12
第一部分 填空(数学课程标准基础知识)(15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________   性________   性和________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__________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________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__________的发展。
   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
   3、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_________       和__________     的基础上。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请围绕新课标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
    案例1:《年、月、日的认识》情境创设
   上课时,教师为学生准备1994--2005年之间共十年的年历表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从这些年历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几分钟后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1999年是兔年,是从2月16日 开始的。
   生2:我发现2001年是蛇年,是从1月24日开始的。
   听到这里,上课教师的表情凝重,可是学生的回答依然在这无关的信息上进行着,教学进入了尴尬的境地.原来教师发给学生的每一张年历表的表头上都有这样的字眼:X年(X月X日开始)。
   请你对此情境创设进行分析。如果是你讲这节课想怎样创设情境 。(10分)




案例2:  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一年级数学的进位加法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35+7=
3  5
+    7
—————
4  2
    当学生完成了竖式计算教师针对书写进行评价时全班学生围绕竖式中的进位点展开了讨论:
    生1:认为进位点应写在十位和个位之间这样我就明白它是一个进位点。
    生2:我认为进位点应该写在十位上这样很明白它是十位上的数。
    生3:我认为它应该写成标准的1。
生4:我认为它应该写成倾斜的点。
师:你们的看法都有道理但老师最喜欢的还是把它写在十位上这样我在加的时候就不会出错。如果把它写在十位和个位之间我会糊涂:它到底是个位的点呢还是十位的点呢 ?
    ……
   问题:你认为教师在处理学生回答的问题时方法可取吗?为什么 ?(10分)





第三部分 问题分析及对策(30分)
1、        当前有不少公开课气氛活跃,上得很是热闹然而在热闹的背后却少见了学生高质量的思维活动。作为教师你对这一现象怎么看?怎么办 ?

2、我们走进课堂听课,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回答问题好的总是那么几个人,另外的一些学生有的认真听别人讲话,有的则心不在焉。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怎样调整使另一部分学生也能参与你的课堂教学(不单指在一节课上)




    3、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遇到学生插嘴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学生插老师的嘴,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学生插同学的嘴,当同学在提出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作为教师你将如何对待学生插嘴?







第四部分  基础知识
    1、甲、乙、丙三人一起买了18块糖平均分着吃甲付了11块糖的钱乙付了7块糖的钱等吃完后一算丙应该拿出9元钱。问甲、乙各应该收回多少钱?



2、甲、乙、丙、丁四人进行跳绳比赛赛前名次各说不一A说:甲第二名丁第三名。B说:甲第一名丁第二名。C说:丙第二名丁第四名。实际上上面三种说法各说对了一半。甲、乙、丙、丁各是第几名?



3、有两筐重量相等的苹果甲筐买出15千克乙筐27千克后甲筐余下的苹果是乙筐余下的4倍两筐苹果各有多少千克?




4、沿长、宽相差25米的游泳池跑4圈作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已知共跑了600米这个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公路两旁每隔120米竖立着一根电杆骑自行车从第一根电杆到第六根电杆处小王要1分钟小李要50秒现在两人都从第一根电线处为起点骑车当小王骑到第八课电杆处时小李开始追赶几分钟小李追上小王。
34#
发表于 2008-7-18 08:56:51 | 只看该作者
很好!!!!!
35#
发表于 2008-7-18 11:16:05 | 只看该作者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14:54:48 | 只看该作者

镇江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教学理论笔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           、数学
   思考、            、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2、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              、
   与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3、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             ;要关注学
   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               ,帮助学  
   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4、在各个学段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            ”、“           ”、
  “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
   学生的      感、      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5、创新精神、___________成为新型公民素质发展的重点,___________的培养成为突出亮点。
6、课程目标的表述方式主要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包含着三层含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过程应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9、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课程相比五个主要特征(1)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4)___________、(5)___________。
10、“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它隐含着三个基本理念:
(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14:55:24 | 只看该作者
二、简答题。(共30分)

1、  镇江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2、  课程要求教师之间相互合作,谈谈教师相互合作的益处。











3、谈谈你对学生评价改革的一些设想。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14:56:08 | 只看该作者
三、数学教学内容和相关知识。(每题5分,共25分)

1、计算84×1.375+105×0.9





2、下图中,正方形的顶点都在圆上,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算一算,这个
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生产一批零件,甲独做8小时完成,现在甲乙两人合做,完成时,甲乙两人生产零
   件的个数比是5:3,已知乙每小时生产45个。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4、一项工程,甲队独做要10天完成,乙队独做要15天完成,现在甲乙两队合做几天后,剩下的由乙队单独完成,这样做完这项工程一共用了9天,甲乙两队合做了多少天?







5、学校乒乓组原来女生占  ,后来又增加了8名女生,这样女生人数占全组人数的 ,现在乒乓组有女生多少人?
39#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14:56:25 | 只看该作者
四、教学案例分析(共15分)

【案例】下面是“分数化小数”(苏教版数学第十册)教学的两个片断。
案例A        案例B
1、复习、准备
(1) =     =     =     =
(2)把、、1化成小数
2、引入
我们学习了把十进分数化成小数,那么,非十进分数怎样化成小数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把分数化成小数。        1、把、、1化成小数
2、这些十进分数,大家很快地化成了小数,那么你们一定在想
生1:那些非十进分数怎样化成小数呢?
生2:一般的分数怎样化成小数呢?
生3……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40#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14:57:17 | 只看该作者
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教学理论笔试试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6 13:14 , Processed in 1.14930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